很多备考2020国考的考生经常问到一个问题:“作文怎么写啊?申论写作文就是抄材料,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所以有时候连抄都不想抄”。关于“作文就是抄材料”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很多考生脑海中,作文能不能抄材料?作文要不要抄材料?作文“参考给定材料,但拘泥于材料”是什么意思呢?怎样才能“不拘泥于材料”呢?下边就与各位备考考生分享一下作文写作如何才能“不拘泥于材料”。
纵观国考考试i,“不拘泥于材料”几乎是作文的普遍要求,如:以下例题“(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在国考中“不拘泥给定资料”前边往往还有一个要求,即“参考给定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既要源于材料,又要高于材料”。
例题中的材料中写到:“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在他3岁时,母亲蔡素屏不幸就义,第二年,父亲彭湃在上海,赴死”而有的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写到:“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大步向前。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在他3岁时,母亲蔡素屏不幸就义,第二年,父亲彭湃在上海,赴死”几乎和材料一字不差,自己的思和论证已经被牢牢地在了材料里,也就成了我们说的“拘泥于材料”了。所以,局限于材料内容会让作文语言表达生硬、死板;自己的论证思;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写的内容与其他人写的东西重复而无新意。所以,不拘泥于材料才有可能让作文脱颖而出,更加出彩。
不拘泥于材料需要我们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有更多和体会,从而针对材料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例题:“城市建设需要无,即之用,隐藏于内的无形部分。瑞丽花园小区的李奶奶,虽然享受到了城市建设舒适的、美丽的风景,但因为缺少了健身活动的公共空间仍感觉喘不上气来;历史悠久的南平巷,虽然拥有了繁华的商业,但却了文化的传承,失去了发展的根。2013年湖南井盖吃人的事件现在仍令有余悸,今年的暴雨又使得一些城市被淹一个城市如果只有外在的建设,而缺少了公共空间,缺少了文化,将是一件多么而可悲的事情!所以,刘萌萌的老公城市建设也离不开无,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之所在。”既有对材料李奶奶、南平巷的思考,又有对于城市井盖文化的体会,避免了照搬照抄,达到了结合材料而又不拘泥材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