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喜面食,南方爱炖汤。长期以来,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一直是街头食肆的两大主力。
兰州拉面在意的是吃面的那份酣畅淋漓,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碗里有江湖,胃里有暖意。
沙县小吃则是兼具小火慢炖,营养滋补的炖盅和花样纷繁,选择丰富的主食。8元管饱15元吃好的价格优势,再加上24小时营业的贴心战略,就是街边稳稳的幸福。
其实兰州拉面在扩张版图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兰州人做的拉面了。
现在街上你所能见到的兰州拉面馆,90%是青海华隆地区的回民开的。在兰州当地吃拉面,面的宽度选择从大宽(二个指头宽),二宽(一指宽),韭叶子(韭菜叶的宽度),二细(直径四毫米左右),三细(直径三毫米左右),细的(铅笔芯粗细),一直到毛细(细铁丝粗细),讲究颇多。而在外地吃面却往往连选择辣度的权利都被剥夺。
同样,沙县小吃也未必是沙县人开的店,虽然存在沙县小吃同业协会,但只能说多数是福建人在经营。事实上,在北京上海广州,你不难见到操着一口川普的沙县小吃店主。
然而正不正宗并不会影响人们对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的忠诚度,也不影响多年来兰州党和沙县党的相爱相杀。
他们分别从版图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开始画土分疆,兰州拉面仿照沙县式推出了盖浇饭、炒饭、汤面、炒面等多条产品线,沙县小吃则是从抻面的高效率中看出了流水化生产的学问,提升了制作速度。天朝街边餐饮两大霸主从曾经相看生厌到如今相敬如宾,就差把店开在一起共襄盛举了。
而这一切,都被一盘想上位的鸡打破了。
黄焖鸡米饭,在人们还搞不懂这个名字的断句应该是黄焖/鸡米饭还是黄焖鸡/米饭的时候,已然悄悄潜入街角和小巷,成为懒惰学生和忙碌白领手机外卖APP里销量榜的第一名。
这黄焖鸡,也是一盘有故事的鸡。
19世纪90年代,山东小伙杨晓路(1980年生)的祖辈,在济南洛口镇开了家名叫“福泉居”的小饭铺,彼时的主打菜就是黄焖鸡。
2009年,从烹饪学校毕业并在济南各个酒店做了近10年大厨的杨晓路,开了属于自己的餐厅。在一百多年过后重拾老字号福泉居。黄焖鸡,自然还是店里的招牌菜。此后杨晓路对这道菜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改良,实现了黄焖鸡的模式化生产。
全国第一家黄焖鸡米饭(餐馆)也于2011年6月15日正式诞生。
至此,黄焖鸡也完成了从一道菜到一家店的华丽转身。
一开始,黄焖鸡米饭只出现在北京、上海这样口味包容的大城市和发源地山东。随着连锁门店的不断加盟和其他品牌的发展竞争,到2013年,黄焖鸡米饭已经征服了嗜辣的四川人民和喜甜的江苏人民。
人们发出天问:
“黄焖鸡米饭是如何做到短短几天就占领南京的?”“为什么一夜之间北京大街小巷都是黄焖鸡米饭?”
在美团外卖2015年大数据中,黄焖鸡米饭是江苏、河北、甘肃等六个地区人们的新通好。订单量远超其他外卖产品,一举登上外卖菜品排行榜第一的宝座。
作为鲁菜的一员,黄焖鸡米饭,在被川菜馆子、潮汕风味、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包围的世界里杀出了一条血路,在吃货地图上,插满了胜利的小红旗。
使用地图软件搜索“黄焖鸡米饭”得到的分布图。
孟浩然诗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鸡:鸡肉,黍:黄米饭)难道黄焖鸡米饭的地位早在唐朝就被钦定了?如果不是,那么黄焖鸡米饭到底是凭什么做到占领全国的?
它好吃又便宜。
与其说黄焖鸡米饭好吃,不如说它的普适性高。鸡肉忌口人群少,黄焖鸡米饭主打重油口味,减少了食材的新鲜程度和烹调水平对口味造成的影响。辣味选择范围广,让广东和四川的朋友都能吃得肚皮鼓鼓、心里暖暖。
作为低端餐饮,黄焖鸡米饭一份15元到20元的价格,与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相比,性价比更高。
它是选择困难症患者的福音。
“黄焖鸡米饭的单一选择让我这个选择困难症不用再在五花八门的菜单里抱头鼠窜。”而菜品的单一化也促使了黄焖鸡米饭的流水线化和去厨师化,这和对抻面技术颇有要求的兰州拉面馆相比,本身就是个利于流行的优势。
黄焖鸡米饭来势汹汹,眼看天朝最火餐饮地位不保,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沙县小吃将产品强势推向全球化的平台,试图用法式高贵吃法和日式清新海报为自己带来一波新的人气。据说还在世界各地开设了分店,其野心和信心不可小觑。
鱼香rosegay饭,麻辣Tom,西horse炒鸡蛋,过桥Michelle,红sorrow也被接连吃出国际优越感,天朝最火餐饮之争仍在继续。
但作为新兴有力竞争者的黄焖Jimmy饭,起码抓住了一条真理:
“肉比饭多”的卖相,在恋爱看脸、吃饭看肉的时代里让消费者如何不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