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创业者往往害怕选错项目导致失败,在传统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今天,不如另辟蹊径,寻找新锐产品。一起来看看这些国外创业案例,或许能让你脑洞大开。
【商界招商网 文/张琦】
投资者总在寻求好项目,如Uber和Snap Chat,这样可以增值的项目被称为“独角兽”。起初,投资者们用十亿美金投资了它们,而现在Uber和Snap Chat已经被估值数百亿,增值了整整十倍!
以下是些更具潜力的新锐产品,一起来看看吧。
SKULLY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库斯韦勒博士(Marcus Weller)设计了一款Skully AR-1摩托头盔,这款头盔的出现会让驾驶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安全负担。
Skully AR-1这款头盔有一个神经突触系统,能够在距离车手约3米远的播报线。此外,这套系统采用了自动无级变焦显示技术,这意味着无论车手以什么角度观察,地图在头盔上的呈现都是最清晰的。当然,所有的这些技术都是为了确保驾驶者将注意力放在上的行驶车辆,而不是牌标之类的东西。考虑到这一点,SKULLY团队还为头盔开发了后视系统。
AR-1的后视系统的功能类似于汽车的倒车影像,不过AR-1的后视摄像头是实时无死角全景式捕捉,拍摄的影像就显示在抬头信息的正下方,易于观察。韦勒介绍说,这项技术能让驾驶者轻松又清楚地了解背后的,消除视觉盲点,安全并线。这款头盔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续航能力达到了9个小时。
:让旅行更加愉快!
那些长期依靠IRCTC tatkal出行预订的人又多了一种选择。BlaBlaCar,一个在城市间共享骑行的项目如今在德里推出了。
如果甲想从德里开车到阿格拉,他可以在BlaBlaCar这一平台分享他的行程。而此时乙、丙、丁也想要沿同一条骑行,那么他们可以共享旅程,共同分担成本。BlaBlaCar通过使用Facebook Connect实现身份管理,作为各方的媒人。BlaBlaCar处理这一过程,将成本削减了10%-12%。
车主只需发布自己的车程,并同随行者共享他们的选择。如果你喜欢随同旅行,请按接受与他人共享你的旅程,并分担驾驶费用。
相比Uber而言,BlaBlaCar的车主并非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利,他们只是分享多余的空位,而前者则强调载客赚钱。“花20美元在BlaBlaCar上就能出行300英里,而在Uber上,你连伦敦城都出不去。Uber的服务对象是律师或者银行家,而我们的服务对象则是其他99%的普通老百姓。”BlaBlaCar的创始人如是说。
对于想要去旅行的人来说,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旅游搜索引擎:搜索去到你目的地城市的旅程,前一分钟核查提供顺风车的车主的情况,并取得联系,后一分钟就可以搭乘共享旅行。
BlaBlaCar使得与人同游变得趣味盎然。纽约时报说,“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运营,也无论共享旅程的人们是多么的健谈,公司都使用同一个英文名。如果乘客不想在旅途中谈话,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个人资料标记“Bla”,以表示他们只想旅行,不想进行太多的交谈。而如果人们在整个旅行过程中都乐意聊天的话,他们可以标记 “BlaBlaBla”。
有才的界各地都有,而机会却不是对等的。传统的教育总是局限于提供给那些能够负担的起的人。Andela.co的发明者Jeremy Johnson正在介绍一款难以置信的教育新模式。
他非洲的经济实力被低估了,为了他的想法,他愿意付出时间、和资源来改变。Andela是一款独一无二的程序,可以让非洲的学生(不论年龄和收入)有机会接近开发商来教他们编码。Andela使用严格的资质测试和一个长达两星期的筛选过程,然后选择不到1%的申请者成为Andela开发者。没错,他们的选择性比哈佛大学的大10倍。Andela支付给学生费用让他们去学习,这样一来他们便不用像很多美国学生一样去借款。并且一旦他们毕业之后便会签约一些需要高级开发人员的项目。因此Andela也是是全球人才加速器,产生世界级的远程开发人员并将它们提供给您的团队。
这是一个成功的模型,因为它同样可以适用于传统教育。我不认为Andela会过时,它已经成功地证明自己可以在非洲获得投资。并且比起那些让学生陷入债务危机的教育模型,这种让选择代替高标准的教育模型恐怕会更受欢迎。
:世界上最自然最友好的可穿戴计算界面
当你在看真实的3D场景时,你的双眼聚焦深度会随着你看物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没有那些聚焦,我们获得的体验就会不大真实。”斯坦福大学计算成像研究小组负责人戈登维兹斯坦(Gordon Wetzstein)指出。
而Magic Leap的专利则涉及另一种技术。它所描述的显示器能够创造出我们从周围的真实物体吸收的那种3D光线形态(名为“光场”)。据维兹斯坦和其他的研究人员解释,这可让你的眼睛跟在现实世界中那样聚焦于人工3D场景的深度,从而带来一种要逼真得多的虚拟物体跟现实世界相融合的幻象。
这款3D扫描仪名为Fuel3D,据称是世界首款结合了预校准立体摄像头和测光成像的3D扫描仪。使用者只需把它对准拍摄物体,这款设备便能在数秒的时间内捕捉到超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色彩信息,并完成文件的处理。
虽然使用方式有点像傻瓜相机,但制作公司声称自己的技术要比其他3D摄像头更加先进:“我们的系统能够解析一个完整的3D表面,它由大量的物理和色彩测量结果所组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D。这些结果能够以任何角度被查看,并作为3D打印的原材料被编辑和使用。”
随着3D打印日益将微观制造呈现给大众,3D扫描也日益在的眼前。Fuel 3D是大学的衍生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一种手持3D扫描仪,主要用于3D模具应用和3D打印。例如,Fuel 3D手持扫描仪,作为一款傻瓜型3D图形系统,能够捕捉高分辨率的图像和物体的颜色数据,而且这种成本竟然不足其它同类手持3D扫描系统成本的十分之一。
Instacart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艾普瓦麦赫塔曾是亚马逊供应链工程师。
Instacart的主要业务是允许消费者以在线方式在全食品超市和好市多等本地商店购买日用杂货,然后向其提供同日送货服务。用户可以通过Instacart网站或移动应用下订单,几个小时后Instacart就会将他们购买的杂货送上门。
Instacart既携手Whole Foods and Costco这样的连锁店,也与一些规模更小的区域性商店建立了合作,比如说的Rainbow Grocery,和的Dominick’s,以便将客户订购的商品快速送至他们家中。
今年上半年,Instacart在全美8座城市投入了运营,它们分别是、、、纽约市、、、圣何塞、特区等。它还计划在未来一年向更多的城市进行大规模扩张。
把博物馆艺术挂在家里
“拥有艺术品最多的地方不是画廊,也不是博物馆,而是互联网。”
基于这样的,来自纽约的创业团队Electric Objects希望打造一款沉浸式的设备,把博物馆艺术呈现寻常百姓家,这就是EO1。
一块23英寸的1080P屏幕,极简造型黑色或白色的框架,2GB RAM以及双核处理器,用户只需手机App或web端选择一款艺术品或是自己上传一件钟意的艺术品,就能在几秒钟内,凭借原始影像数据技术,把选定的作品投射到墙面上。
这不就是电子相框么?
当然不是,市面上的电子相框功能简单,色彩还原失准,造型不够精致,最糟糕的,电子相框是往往通过SD卡同步图像。
EO1 没有键盘、没有鼠标、没有警报、没有幻灯片、没有提要、没有Dock……只为了提供最纯粹的艺术体验。它的是把产品融入背景,如同一幅油画一样,成为家庭的一部分,而非互联网消费品一样提供娱乐和效率。
优质的内容是EO1的优势。除了与包括纽约公共图书馆、Behance、Gigphy、Musuem Of The Moving Image的内容合作,Electric Objects还与Nicolas Sassoon等艺术家进行了合作,用户可以下载丰富的艺术品、经典油画或者现代抽象作品。由于支持WebGL、Processing、GIFs以及主流Java库,EO1还能展示一些动态艺术效果。
目前EO1正在Kickstarter上预售,价格从299美元起步,预计将于2015年5月交货,正式版售价499美元。
—新型匿名社交网络
Yik Yak是一款通过实时社交数据流将本地化用户连接在一起的应用,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匿名交流,目前市场估值达到数亿美元。
记者采访了Yik Yak的A轮领投方DCM的全球老大David Chao(DCM联合创始人和董事合伙人),虽然David本人不愿对Yik Yak B轮多说,但已确认的红杉领投的6200万美金。当然必须提到一点:Yik Yak起点很有讲究,你去看它第一拨用户,先做大学生,甚至社区高中生,而不是Secret那样直接上来就是科技公司员工。
因为匿名发言,用户一旦到一定年龄,开始有社会身份和职业身份,就会更在意“存在感”这个东西;另一方面,你没那么闲,这些都注定你在匿名社交上没那么有粘性;
但学生不一样,这个群体首先很闲,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因为闲发生的,第二它没太多职业身份或社会身份意识,就像当年中国火热的校园BBS,都是写无名氏的ID,然后它很火,但你能说它是基于地理吗?
另外,都说硅谷或美国喜欢非常互联网化去做运营,但Yik Yak借鉴了很多中国做法,或和中国做法不谋而合,就是它其实有很强的线下运营,去做“校园大使”等这些东西,否则经过Facebook或Twitter这轮Trend,要再让一个群体很集中到一个地方去其实是难的。
人才并购
Exitround网站主打的是“人才并购”。通常来讲,创业公司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之前,都不想知道他们有将公司卖出的打算。而对于一家有人才,却没有现金流,难以维持正常运营、又没有获得下一轮融资的公司来说,通过人才并购的方式卖给大公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倘若这类公司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他们很难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卖出去。
就目前的大而言,打造一家专注于“人才并购”的公司看起来颇有点“赶时髦”的意思,几位联合创始人同其CEO Jaco Mullins也默认了这一点。再者,对于求贤若渴的收购者来讲,通过招聘的方式招贤纳士,人力和时间成本又太高,因此通过人才并购的方式获取人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Exitround网站目前已经吸引来有像Google、Groupon、Topix、Threadflip、Accenture等这些颇具实力的收购者。
在Exitround上,创业者需要填入一些关于团队的基本信息,以及他们有意向的收购对象。随后Exitround团队会从这些申请者中筛选出那些真正高质量的团队,如果审核通过,创业者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以匿名的形式投递给潜在的卖家。比如:倘若Google正在寻找一个拥有某一特定技术专场的团队,Exitround会挑出他们认为合适的团队,以匿名的方式投递给Google。
盈利方面,如果购买者对你感兴趣,创业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需要Exitround引荐。一经引荐,所有的谈判都会走正常的流程,收购成功后Exitround会收取1万至2万美元的“中介费”。
We Are Pop Up公司可以帮助承租人快速便捷地寻找和租赁理想的地方,包括从商店和餐馆到其它离奇的场所。租客搜索数百个房东提供的场所,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直接与房东进行联系。通过这一应用,用户甚至还可以租赁围栏、桌子、架子等。
以上这些新锐产品大都经过市场检验,获得了资本的投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必然是潜力股。好的产品等于成功的一半,新技能你get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