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经各市(州)文明办审核推荐,共105名候选人参与“四川”评选活动。经专家初评、网上展播、评委会审定,39名候选人入选8月“四川榜”。【详情】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吃上“旅游饭”的缪孝明,荷包渐渐鼓了起来。在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等三个转变之下,如今宜宾的旅游产业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8月8日上午,宜宾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内热闹非凡,当天,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地的旅行社代表现场签订《川滇黔渝旅行社合作协议》,四方将共同打造川滇黔渝黄金旅游线路,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根据协议,签约各方将相互推出团队游、自驾游、单项服务等旅行产品,利用各自的销售渠道,加强宣传、推广、代订和安排本地游客参加对方的旅游业务,通过紧密合作,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杜绝销售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
“四地旅行社合作后,能让我们在发展中实现资源共享。”作为此次签约代表,宜宾金色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认为,这样的合作形式是近年来四地旅行社开展的首次尝试,通过川滇黔渝四地旅行社之间相互开展业务,今后四个区域就能相互输送客源,不断开发新产品。“这种搭台、企业合作的形式,对旅游业和旅行社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更多更细的合作正在全面铺开。今年5月26日,在自贡首届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会上,宜宾、自贡、泸州、内江四市签署《川南四市旅游共同发展宣传营销合作协议书》,四市通过成立川南旅游营销联盟,共建旅游合作机制,合力推出川南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下一步,还将积极拓展川南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信息一体化发展,通过打造川南四市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宜宾市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期一个月的节,吸引了5万多名游客,总收入估计有400多万元,来年继续搞!”8月14日,谈到刚结束不久的节,宜宾市兴文县镇镇长白恩超十分满意。在他看来,游客们玩得高兴,自然就有钱赚。
节的举办地——镇高义村是2014年建成的幸福美丽新村,村里景色虽美,但和4A、5景区相比还是有差距。为此,在今年6月28日开幕的节期间,高义村相继举办了啤酒节、钓鱼比赛、钓虾比赛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晚会等活动。“与大景区卖门票的模式不同,我们靠活动来吸引游客,游客到这里既能看风景,也能玩得尽兴。”高义村社区支部陈奉品说。
同在兴文县的周家镇则办起了蚕桑文化节。周家镇原本是一个因煤炭产业而兴的工业小镇,近两年来,随着煤炭行业衰落,周家镇开始种桑养蚕。“既然我们镇现在的主业是蚕桑,干脆因地制宜办一个以蚕桑为主题的节会。”周家镇镇长邹远峰说。在为期一个月的蚕桑文化节中,先后有4万多人来到周家镇摘桑喂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百万元的收入。
“月月有活动、月月有看点”,这是兴文县开办乡村文旅节的思路。兴文县旅游局副局长彭倩介绍,今年初县上就对全年26场节会活动以四季特色进行统筹包装,形成“春季踏春赏花、夏季田园休闲、秋季研学旅行和冬季非遗民俗”的乡村旅游格局。
“在景区里,游客们更多的是看花赏景,缺少和自然的互动。”彭倩说,兴文县举办的节庆活动结合当地特色进行包装,不仅能让游客享受到不同体验,还能增强互动感。“这也是我们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跨越的一种尝试。”
今年2月,缪孝明开始在蜀南花海景区内打工。年纪大了的缪孝明不太方便外出打工,如今她和儿子两人在前的景区工作,每个月共有将近5000元的收入,这也算是吃上了“旅游饭”。在当地,同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还不少。据长宁县和乐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云华介绍,2014年,公司在长宁县古河镇以一亩地一年450元的价格流转来1200多亩土地,打造蜀南花海景区。目前,景区内像缪孝明一样的正式员工有15人,临时工则有40-120人不等,他们都是当地农户,而且是贫困群众优先。
在今年4月蜀南花海景区开始运营之前,当地村民罗小海经营的休闲山庄是当地唯一一家农家乐,景区开业后生意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我们店里有50几张餐桌,今年‘五一’假期每天爆满,日均营业额约有3万元。”据罗小海粗略计算,景区开业后,他的农家乐客流量增加了50%左右。
随着游客对农家乐需求的持续旺盛,如今蜀南花海景区周围的农家乐数量已经从1家增加至9家,目前还有10余家农家乐正在申请开办。
火爆的生意,给当地人发展旅游业以更大的信心。罗小海说,下一步他们还准备把全村建成“吃、住、行、旅、购、游”于一体的旅游村,让大家都吃上旅游这碗饭。(黄大海)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