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7月13日电又到一年留学季,很多年轻人要告别父母,逐梦他乡。随着出国越来越容易,留学生的年纪越来越小,总有一些幸运儿可和父母一起出发。尽管现实不一定如最初想象的那般舒适绚丽,但有亲情相伴,困难也显得渺小了。
选择陪伴
海外中国留学生中,像日本东京国际大学的(化名)和已从美国大学精算专业毕业的沈菲那样有妈妈陪读的大学生算是凤毛麟角。日本和美国都没有针对父母的陪读签证,所以妈妈只能申请短期滞在签证,最多可在日本滞留3个月,现在已回国;沈菲的母亲则通过探亲签证来美国,最长停留6个月,等学校放假了,就和女儿一起回国,基本上全程陪伴了女儿后两年的本科学习。
可怜天下父母心。张妈妈想着为儿子尽量做好一切基础工作。她说:“只有舒适了、人也吃饱了才能认真读书。”而沈妈妈则是因女儿到美国后大病一场才下定了陪读的决心。
最近10年,越来越多低龄留学生进入国外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陪读父母群体的壮大主要是这一变化的副产品。这个群体里,陪读者是决策者,也是主角。
出国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孩子在国内学习不顺、成绩不佳,例如在英国陪女儿读初中的陆先生;有的则是想给表现出色的孩子锦上添花,例如已在法国陪女儿许韵頔学了6年钢琴的员露;还有就是单纯喜欢国外教育和生活,例如在美国陪孩子上小学的章旋和在新加坡陪孩子上幼儿园的燕燕妈妈。
员露说,陪女儿留学,对母女俩来说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彼此支持。在青少年成长时期不缺失家长的关爱,对培养子女健康、完整的人格和性格十分重要。
选择发现
在不同国家的不同陪读政策下,陪孩子读书并不简单。新不仅给孩子带来挑战,也让家长们变换视角去打量外面的世界。
美国的陪读妈妈2008年外派到美国,带儿子赴美读高中,刚开始一切都不习惯,觉得事事别扭,一度后悔不已。直到孩子慢慢融入当地,大学毕业后,她才觉得当初把成绩不好的儿子带出来是对的。可是,章旋10岁的孩子如今还在磨合期。孩子的不适应让章璇很苦恼。她说:“我是为了孩子才争取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现在我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不对。”
同样因为女儿在国内学习不顺而转到伦敦读初中的陆先生说,以前幻想英国中小学生不会像国内学生那样学习压力巨大,但到了伦敦才发现,英国小孩也面临各种压力,尤其是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同样需要参加很多课外班。不同的是,英国孩子的课外班以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为主,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会在课外学游泳、足球等,这跟国内通常只让成绩差的学生练体育正好相反。
幸好,女儿比较适应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后来,他才知道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魄,还能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对学习很有帮助。
法国的员露也说,大家总认为国外注重素质教育,学生一定轻松愉快,但这并非现实。女儿的学习经历让她切实体会到,国外孩子们同样在学校面临竞争压力,尤其在一些培养精英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淘汰率非常高。
陪读者和留学生一样,也要努力适应人情风俗。日本的妈妈一直记得,有一次坐地铁玩手机时不小心碰到身边一名日本中年男性的胳膊,招致对方开口。而她由于语言不通,没释或反击,弄得非常不愉快。后来,为了让母亲减少这类尴尬,尽量抽空陪她游历日本、了解当地风俗。慢慢地,张妈妈注意到日本那些细小的社会规则,才觉得陪读生活也有快乐。
选择付出
陪读的生活有苦有甜,不管是陪着大孩子,还是带着小孩子,只要看到他们快乐成长,发展,中国家长们就能甘心付出,动力无穷。
在伦敦,陆先生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用到孩子身上,一点也不比在国内轻松。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放弃了国内的高收入工作。在伦敦这个高消市,给孩子请家教,上兴趣班,几乎削减了用在自己身上的所有花费。他说,只要孩子能学习愉快、顺利融入当地,并取得优秀成绩,他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他最大的欣慰。
在新加坡陪5岁燕燕上幼儿园的陈妈妈说,家里就燕燕一个孩子,出来是为了她的教育和未来。没想到,燕燕对新加坡的英语有些抵触。原本在国内幼教机构任职的陈妈妈开始下工夫:她把家里动画片换成英文版,还陪女儿练口语。为了省钱,她在生活开支上精打细算。女儿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让她下去的信心。
法国的员露说,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女儿生活起居,有时在思想上给予一定的和,但在文化课和钢琴专业上却是放手让女儿发展。
在捧得多个国际钢琴比赛项后,许韵頔在2013年2月夺得第12届波兰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少年组冠军。员露说;“女儿的成绩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我由衷地为她骄傲。无论如何,我都认为自己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就像妈妈所说,在陪读家长们看来,语言不通、生活无聊都是小问题。远在他乡,让孩子放心“飞”,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执笔记者:张欣;参与记者:飞、穆东、李大玖、陈济朋、许缘、夏晓)
相关阅读:
今年上半年日本倒闭企业减少
为缓解看病难日本将出“奇招”
出“奇招”节水节电